2022年4月1日下午,全國臺聯臺胞部黨支部、全聯并購公會黨委在京聯合舉辦“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聯學聯建主題黨日活動,共同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全國臺聯臺胞事務部部長、支部書記高偉,副部長、支部副書記許玉香 ,全聯并購公會會長尉立東,顧問劉紅路,全國工商聯國際合作部二處處長王彤 ,全聯并購公會黨委常務副書記、秘書處黨支部書記李聚合,在京臺灣婦女會會長、臺灣建設協會秘書長、尚融資本管理公司高級合伙人馮凱瑜,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副理事長、廈門匯寶林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志全,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在讀博士生、中國海峽研究院(香港)研究員林彥辰,全國臺聯臺胞事務部黨員楊洋、陳志陽、劉震、王俊龍、李佳、賈斐、劉萍、盧蕓藝、王利華、李倩,全聯并購公會副秘書長沈聯合、陳四紅、常芳、張菁及秘書處入黨積極分子參加活動?;顒佑扇摬①徆珪L尉立東主持。
尉立東會長首先對全國臺聯臺胞事務部一行的到訪表示歡迎,并高度肯定了此次聯學聯建活動的意義。他表示,并購公會曾多次率團參訪臺灣,與臺灣私募股權協會等機構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多次主辦由臺灣政治大學發起、兩岸四地16所頂尖高校參加的亞太地區企業并購模擬競賽。此次與全國臺聯臺胞事務部共同舉行主題黨日活動是在此基礎上的又一次積極探索,希望可以借此次活動加強雙方聯系合作,推動兩岸企業務實合作、互利共贏。
公會黨辦主任陳四紅介紹了全聯并購公會黨委及秘書處黨支部黨建工作基本情況。他介紹:2021年,公會黨委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統籌疫情防控和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凝聚團結并購行業力量,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議大事、促落實”政治引領作用,發揮秘書處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黨建工作取得豐碩成果,公會黨委先后榮獲中共中央統戰部“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工商聯“商會黨建工作示范單位”、全國工商聯“先進基層黨組織”三項殊榮。
2021年,全國臺聯臺胞部黨支部榮獲“中央和國家機關創建模范機關先進單位”和“中央和國家機關五一勞動獎狀”兩項榮譽。臺胞部黨支部副書記許玉香介紹了臺胞部黨支部黨建工作情況和經驗,她表示,黨支部通過認真學習黨史、強化組織建設、保證高質量的“三會一課”、規范化的制度機制建設、黨風廉政建設以及鮮明的特色黨建工作,不斷開拓對臺胞服務工作的新局面。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歷史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明確要求,2022年經濟工作要保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惫珪h委常務副書記李聚合圍繞主題講黨課,深入解讀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從七大宏觀政策和五大重大問題等方面,詳細分析了該如何“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他提到,臺胞部黨支部在黨建工作中鮮活扎實的做法值得公會黨委學習。公會黨委注重把黨中央加強黨的建設的部署要求細化為具體措施,解讀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引導民營企業家堅定理想信念。
特別受邀參加座談的在京常住臺胞林彥辰、馮凱瑜分享了融入祖國經濟社會新發展格局的體會與思考。90后的林彥辰作為新時代的年輕臺胞,建議增加臺青、臺生的工作實習機會,提升臺商、臺企對祖國政策制度的了解。
馮凱瑜表示,生逢中華民族盛世,在見證祖國發展的同時,更加感佩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團結以及帶領全民共同邁進富裕生活的可觀成就。她表示,新格局、新思維下要做好新一代臺胞共同歷史文化的傳承工作,對臺企臺商的聯系交流要更加緊密,助力臺灣中型企業的升級改造,而臺企的精密工業、精細產業、精神文化也會給大陸企業發展帶來啟發。
王俊龍在交流中表示,邀請臺胞參與黨的組織活動具有創新意義,是臺胞部黨建活動的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使臺胞更了解黨的基層組織運作和建設。
在總結發言環節,全國工商聯國際合作部王彤處長肯定了公會黨建和會建工作成績,她表示參加這次聯學聯建活動收獲很大,活動內容充實,既有理論高度,又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未來,希望能繼續加強與全國臺聯以及臺胞部的交流合作。
公會顧問劉紅路1996年就參加了兩岸四地赴臺研討會,他在總結中回憶了主持參加對臺聯絡的相關工作?!皩ε_聯絡工作必須要堅持——黨建引領、突出主線、全員參與”,他強調,要通過黨建賦能,注重引領作用;要聯系業務主線和工作實際,推進交流互通;要發揮老中青三代臺胞的作用,共同參與畫好“同心圓”。
全國臺聯臺胞事務部部長高偉書記在總結發言中首先感謝李聚合書記為大家帶來一堂精彩透徹的主題黨課。他表示,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臺聯臺胞部在黨建工作中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在這特殊歷史階段要做好臺胞臺商的思想引導和政策解讀工作,講清楚原理、機制和原因,從黨建學習中獲得內生動力,從中央大政方針中找方向、找出路,這也是人民團體黨建工作的亮點。他強調,希望聯學聯建活動常態化、深化、細化,衷心期盼與全國工商聯、全聯并購公會形成強有力的溝通機制,攜手合作,推動兩岸企業和青年交流,共同為兩岸關系融合發展作出積極貢獻。